在檢察工作13年,被同事們稱為“螺絲釘”的梅河口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徐振華突然在2019年底第一次“休假”了……
“重傷”不下火線 工作就是他的信仰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終身學習,是徐振華始終堅持的理念。正是在這種堅持下,他逐漸筆下生花,成為了院內文字材料和綜合業務的“主心骨”。這些年來,大家遇到急事難事總會找他幫忙。
那天,正在“休假”的徐振華接到了來自梅河口市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宣教科科員吳欣怡的一通電話:“通化市檢察院組織了演講比賽,我準備了一個稿子,想請您幫忙修改一下……”據吳欣怡說,徐振華很快就將調整后的內容發給她了,后來她才知道,那天,是徐振華肺部惡性腫瘤切除手術后的第二天,不便于行動,是他的妻子變身“傳話筒”,拿著手機給他看稿,在需要修改的地方提出了意見……
早在2018年下半年,徐振華就在體檢時被告知肺部有病變,家人讓他抽出時間到更加專業的醫院再看看,但他一忙起來就把這事當成了耳旁風。“過了這段再說吧,咬咬牙也就挺過去了……”可一拖就是一年。
2019年底再次體檢時,徐振華被查出肺部長了惡性腫瘤,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擾亂了他的生活,面對這樣的診斷結果,徐振華頓感手足無措。工作13年,從來沒請過假的他,終于“休假”了,連夜趕赴北京做手術。手術很成功,但因肺葉被切掉,徐振華整個人都瘦了一圈,醫生建議他至少休息半年才能重返崗位,沒想到術后不到20天,他的身影便出現在了崗位上。
他總是放不下手里的工作,總是眼里有“活兒”心里裝“事兒”,就像旋轉的陀螺,停不下來。從事檢察工作這些年來,他在院辦公室、宣教科、干部科工作過,后來又擔任政治部主任、副檢察長,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努力著。非法律科班出身的他利用一切可以學習的時間閱讀法律書籍,研究政策條款,入職后不到半年,完全融入了工作角色。這些年來,他撰寫的領導講話、工作報告、經驗材料等內容超過260萬字……從寫簡單的信息,到法律水平和文字綜合能力不斷提升,他的進步是在不斷地堅持中積累的。
13年來,徐振華負責推進梅河口市檢察院司法改革,平穩有序地推進了兩次內設機構調整,配合做好監察體制改革,確保了思想不散、隊伍不亂、工作不斷。而他負責分管的其他工作,也都樣樣出新出彩:大力推進司法規范化建設,完善司法責任記錄留痕制度,嚴格落實司法過錯責任追究;推動黨建文化進機關,建成梅河口市檢察院機關黨建活動中心,接待各界代表500多人參觀;主抓案件管理,參與流程監控、案件質量評查、檢委會案件討論、案件數據核查1300余件;主抓檢察官業績考評指標、計分規則的制定,調整完善指標114項,實現了業績考評“本地化”,做到考評有效管用;參與案件辦理、提審訊問、出庭公訴全不含糊……
特殊時期,一位老黨員的“逆行”
“作為一名檢察官必須忠實履行法律監督、愛檢敬業、執法為民的職責與使命。”徐振華一直是這樣說的,也身體力行的踐行著。
聽到湖北武漢發生疫情的新聞報道后,徐振華第一時間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立刻請示分管院領導,在春節前采購了一批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控物資,提前做好了疫情阻擊戰準備工作。大年初二,作為分管后勤工作的他,主動向梅河口市檢察院檢察長李志剛請纓:請求擔任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及具體負責前線指揮的院防控辦公室主任。“我的手術很成功,身體沒問題,疫情當前,任何一名合格黨員都會沖鋒陷陣,我是老黨員,希望能到一線出力!”經不起徐振華的“軟磨硬泡”,李志剛只好反復叮囑:“千萬照顧好自己,不舒服馬上休息?!?/span>
就這樣,徐振華毅然決然走上了防疫一線,成為了疫情的“逆行者”,以檢察司法為民的責任擔當堅守著。一個多月時間里,他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哪家有特殊情況?是否到解除隔離臨界點?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很多時候他顧不上吃飯、休息,頭暈眼花很是疲憊,身體狀況不是很好,院領導多次勸他,堅持不了還是換別人來吧。徐振華說:“防疫形勢這么嚴峻,大家都在忙,我能閑得住嗎?”說完就沖到一線去了。
一次,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不戴口罩不拿出門證,硬要闖出去,甚至動手推搡防疫人員。徐振華接到電話后,迅速趕到,耐心細致地與老人講道理,同時把自己新的口罩給老人戴上。半個小時后,自覺理虧的老人終于“服軟”,避免了事態進一步擴大。防疫過程中,這樣類似的事情很多,他都能處理得很好,照顧到每一個細節。他說:“這個特殊時期,防疫細節一個都不能少,我們越細心,老百姓才能越安心?!?/span>
白天忙防控,深夜趕材料。連續40多天戰“疫”,梅河口市檢察院辦公樓5層,西面數第二間辦公室的燈幾乎成了“長明燈”,那是徐振華挑燈夜戰的地方。辦公室內,徐振華統計看護人員、安排值守、督導檢查、總結情況,時時關注5個防控微信工作群……
“作為一個黨員、一個檢察人,這些都是分內之事,我的身體還行,要是待在家里沒準總想著病啊災的,那病就沒個好,忙起來反倒精神抖擻。”用徐振華的話說,癌癥病人病情嚴重有一部分是精神垮了,工作是他堅持下來的精神支柱,更是一劑良藥。經過他的“洗腦”,現在妻子也不再想著把他“栓”在家里了。
離心最近的檢徽,我要用初心和使命守護它
如果生命是一場長途跋涉,那這一路就應該守住一種信念,創造一種意義,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實實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托的重負,才是一個真正的勇者。徐振華緊握著離心最近的檢徽,努力做病魔的“逆行者”,成為了真正的“勇者”。
“從2013年開始,我在徐檢手下工作,他非常踏實、低調,總是默默地在付出著,會和各種難題‘較勁’,把加班當成了家常便飯,好幾次晚上我從外面路過,看他辦公室的燈還亮著。”辦公室副主任宋微告訴記者,徐振華身上有一種不服輸的“老黃?!本?。
“在工作中,徐檢非常正直,不但業務出色且為人低調,積極努力、謙遜有禮、公道正派,接觸這么多年,從沒看他被工作上的事兒難倒過,遇見問題總是第一個沖上去。”在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許多的眼里,徐振華是好大哥、好領導、好典范。
就是這樣一個同事眼里積極努力、永不服輸的徐振華,在得知病情的最初,也曾想過放棄。“剛聽到這個消息時,我的大腦一片空白,無奈、無助一下子都涌上了心頭,曾經憧憬的未來,感覺轉瞬間就要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在短暫的茫然和失意后,徐振華想到了一個詞——“擔當”。這份擔當是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一個兒子的責任,是一個黨員的初心,是一個檢察人員的使命……那個溫暖的小家,那些擱置在案頭的公文、案件,那份心底的堅守,讓徐振華華重拾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堅定信念。在這突如其來的病痛面前,他選擇了堅強以對,重拾信心,重返崗位,將工作作為了治病的一劑良藥。
問起徐振華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和付出呢?“信念堅定,腳步才能堅實,我只是干了一名檢察干部該干的事兒?!毙煺袢A的話聽似淡然,卻擲地有聲。
文字:王浩淼 夏燕